為什麼總是別人家中的孩子「說話較流暢」?(下)

方嘉慧小姐

香港電台CIBS「聽清楚D」系列 - 製作及主持人

2018年6月29日

pep_lnews_20180420

家庭康復介入
不管小孩是否有聽損,接受教育至關重要;而兩者的區別在於需要投放更多的教育資源,才能令有聽損的孩子「說話流暢」及融入主流社會。

任何復康學校或中心都不可能提供整天24小時復康服務,和照顧孩子,尤其是早期干預的老師可能要同時教導一班孩子,沒辦法個別照顧他們。加上課堂時間又非常有限,所以,可以想像到這樣的教育支援是遠遠不夠的。即使孩子有很好的助聽設備,但僅憑在復康學校或中心的短暫時間也很難掌握聆聽、發音、語言和認知,從而學會如何善於表達自己的。

我遇過不少孩子雖然已佩戴了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亦配合了早期干預,可是說話依然不流暢,只因家長/照顧者所作的支援不够;以為把訓練孩子說話能力全權交給專業人士,或老師去辦就行,但事實上,輔導孩子的時間始終是有限的,而孩子學會說話、學表達則是一項長期的大工程,極需要家庭的合力,包括家長的盡心,甚至犧牲。

對於那些表達能力佳的聽損孩子來說,他/她們的家長居功至偉,因為小孩學懂後還需要家長,或照顧者的監督和矯正。只要和孩子在一起,他們就會不厭其煩地用正確的方法去教孩子說話、矯音、和鼓勵孩子參與社交。教育聽損孩子需要犧牲大量的時間、心血,除了孩子的家長或照顧者甘之如飴外,任何人都難以這樣做!

至於早期支援,以及輔助科技的應用,我將會繼續為大家詳細闡釋。

評分 瀏覽人數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