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罐頭魚含金屬污染物 

2020年7月21日

        消委會近日檢測46款罐頭魚樣本,包括19款沙甸魚、20款吞拿魚和7款鯪魚,於當中發現多種金屬污染物。結果顯示,近九成沙甸魚和六成吞拿魚含有鎘,過量攝入可導致腎功能障礙或慢性中毒。同時,九成吞拿魚樣本含有甲基汞。甲基汞可損害人體神經系統,過量攝取會影響胎兒神經系統發育,也能令幼童智力下降。另外,超過七成沙甸魚樣本被驗出無機砷,而近半沙甸魚樣本則被驗出可致癌污染物二噁英樣多氯聯苯。

  消委會發現,罐頭鯪魚的金屬污染物含量雖然不高,而且鈣質含量比沙甸魚高七成,但罐頭鯪魚屬高鈉食品,不宜多吃。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天不應攝取超過2000毫克鈉,相等於5克鹽。消委會建議市民,進食罐頭魚時,應避免連醬汁一起食用,以免攝入過多鈉,增加患高血壓等疾病風險。

  消委會指出,2004年做同類測試時,在樣本中找不到重金屬成分,今次結果顯示環境污染加劇。重金屬對人體健康構成風險,消委會建議市民應保持均衡飲食,避免長期只攝取同一種魚類或食品。 

【思考與探討】
1. 根據報道,九成吞拿魚樣本含有哪種金屬污染物?
     A. 甲基汞
     B. 鎘
     C. 無機砷

2. 承上題,過量攝取上述金屬污染物,會對身體帶來甚麼影響?

3. 選擇罐頭魚類食品時,有甚麼地方需要注意?

資料來源: 星島日報、明報 (2020年7月16日)
資料整理: 教育出版社編輯部

評分
瀏覽人數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