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其中一個會令家長相當擔心的小兒科症狀,就是發燒,尤其是體溫超過三十九攝氏度的高燒。發燒的實際意思是核心體溫升高超過正常的範圍,無論是大人或小孩,發燒的感覺肯定非常不好,要處理孩子的發燒症狀,既要幫助孩子舒緩不適,但更重要的是幫孩子找出發燒的原因並治理之。
小朋友最常見的發燒原因,是患上感冒,其他如胃腸不適,尿道感染、肺炎、中耳炎、急性扁桃腺炎等都會發燒,至於一些會令皮膚長出紅疹的感染如手足口病、玫瑰疹、水痘等亦會有發燒的表現。從中醫學的角度,發燒是一種在病邪侵犯身體後,當正氣與邪氣抗爭激烈時的表現。小朋友比大人容易在患病後發燒,以及兒童容易發高燒,是因為兒童的生長發育旺盛,屬「純陽之體」,較少虛證,因此一旦感邪染病時會較易出現正邪相爭的發燒反應。無論是感受「六淫」中的風、寒、暑、濕、燥、火任何一個,都有機會發燒,發燒不是代表體內有熱而需要用清熱瀉火藥,要判斷病情,要視乎病患者的全盤病徵表現,而不能單憑有無發燒或「燒到幾多度」。寒證也會發燒,對一般人來說可能難以理解,但在中醫臨床上是可以發生的。如果兒童持續一段時間出現發燒不退的症狀,雖然在臨床上較少見,從中醫觀點要考慮由於臟腑失調而導致內傷發熱的可能。
一些治理發燒的方法,如冰敷、貼退熱貼、洗冷水浴或酒精抹身等,只可以舒緩因體溫升高而引致的不適,但不能遏止體溫升高的發燒反應,要讓燒退下來,中醫認為一定要為患兒精確診斷、辨證,針對發燒的原因治理。以中醫見解,如屬患上外感,則要解表透邪;證屬氣分熱盛,則宜清氣分熱;證屬熱入營血,宜清熱涼血。只要患兒的身體狀況有改善,病勢朝著康復的方向發展,自然便會退燒。
中醫角度認為發燒有兩種情況需要高度重視,第一是熱盛傷津的問題,簡單而言是脫水,津液不足,尤其是兒童更容易因發燒而引致脫水,常見表現為口乾、皮膚乾、尿黃,故建議發燒時應多補充水份。第二種情況是熱極生風,臨床典型症狀或四肢或身體抽搐,甚則影響神志,必須及時救治。
如果小朋友不慎患病發燒,需要根據患者之症狀表現及具體細節診斷,屬於熱證的發燒,通常夾雜面紅耳熱、口渴、煩躁不寧、咽喉紅腫、痰涕黃稠、尿黃、舌紅苔黃、脈弦數、指紋赤等,治療可從清熱、降火方向入手,常用藥如石膏、知母、連翹、水牛角等。實熱證的發燒患兒在期間應注意多飲水,以補充因發燒而失去的體液,中醫食療方面可配合飲用雪梨汁,有清熱、降火、生津之效,但咳嗽頻繁、痰多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