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好】子女只黐媽媽/ 爸爸,如何是好?

助理主任幹事 劉志傑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天水圍天晴會所

2023年5月8日

子女只親近其中一位家長,是一個非常常見的親子問題,因為在家庭中,父母可能會有不同的角色和責任。以下是一些建議:
 

分工合作:父母可以根據彼此的興趣、技能和時間分配不同的職責。例如,爸爸可能更喜歡和子女一起進行體育運動,而媽媽可能更喜歡和孩子一起做手工藝。正如筆者是一對子女的運動及戶外歷奇教練,而另一半則善於與子女進行一些較靜態的活動,如桌遊及製作小食甜品等。但上述活動由其中一位主導的同時,另一位亦要共同參與,例如爸爸可以在媽媽的協力下嘗試與子女一起製作甜品,或者媽媽亦可在爸爸的引導下與子女的一起做運動,這樣才可以增加及平衡與子女間的聯繫。
 

共同經歷:增加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與共同經歷,例如父母可以帶孩子一起去戶外運動,諸如去公園散步、踏單車、行山等;一起玩遊戲,例如桌遊、電子遊戲、棋類遊戲等;一起學習新知識,例如閱讀、看電視紀錄片、做實驗等;一起制定家庭規劃,例如安排假期計劃、家庭活動等;一起做家務,例如購買家庭日用品、做飯、打掃清潔等。以上共同經歷皆讓子女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和快樂、父母的陪伴和關心,以及感受到家庭責任的重要性,減少對單一父母的鍾愛或依賴。
 

建立共識:作為父母,需要開放地討論彼此的角色和責任,以確保在管教子女方面的行為一致。建立共識可以幫助父母共同決定如何分配責任和角色,尤其是在子女管教及教育部份,最受大多數父母關注,亦最常引起紛爭。另當父母在子女管教方面的行為和態度不一致時,孩子可能會感到困惑和不安。例如,如果媽媽經常嚴格要求子女在學校功課外做課外練習,但爸爸卻向子女表示不需遵守,就會令孩子感到混淆和不確定。因此,父母需要在管教方針上達成共識,確保他們的行為一致,亦減少家庭糾紛。
 

互相支持:父母之間要有良好的溝通,定期坦誠地討論子女的成長和發展,分享彼此的觀察、看法及感受,並一起制定管教方針。同時,應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照顧子女是日復日的過程,縱然過程中父母是樂意及開心的,仍不妨多點肯定配偶的養育方式及以身體力行關心另一半。每對父母對養育孩子都有不同的原則和考慮,這些養育方針均需要互相支持,多點和隊友討論雙方對養育的理念,嘗試按對方的原則實踐管教子女的習慣,會避免不少衝突。千萬別因隊友不在,就放寬所有規條。經常不一致的教養會令子女無所適從,容易在關係裡感到不安全,或容易在父母間「走精面」
 

開放接受:要接受及理解子女在不同成長階段及經歷,有可能側重鍾愛或依賴其中的父/母。請記住,孩子不是故意傷害你,所以不要有負面情緒。最重要的是讓子女知道無論是父或母親,都一樣愛他/她,而且父母不是完全獨立的兩個人,而是一家人。當然有一些事情要有明確的界限,如爸爸返工,帶他去興趣班的人一定是媽媽,即使鬧情緒也沒有用,要讓子女理解及接受。
 

總結而言,父母可以通過增加伴侶的參與、一同投入子女的生活和鼓勵他們與父/母建立關係等方式,幫助其減少對單一父/母的依賴,建立良好的家庭關係。

以上資料由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天水圍天晴會所助理主任幹事劉志傑提供
評分
瀏覽人數 300